甘州融媒讯 (记者 司坤 王子豪)近日,张掖东仓经过全面改造与业态升级,全新打造的“甘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非遗活态展演厅”与“非遗互动手作工坊”正式亮相,通过“非遗+旅游”“非遗+商业”“非遗+场馆”“非遗+研学”等多种创新路径,推动传统景区向现代文旅综合体转型,致力于打造四季、全时的非遗旅游新标杆,为甘州文旅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走进东仓院内,青砖黛瓦的9座明清廒房静静伫立,墙基处暗藏的“通风捕鼠孔”见证着古代仓储技艺的智慧。而在这些文物建筑旁,全新打造的“甘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里,剪纸的镂空光影、刺绣的丝线流转、泥塑的乡土神韵交相辉映,系统呈现了甘州非遗的独特魅力。
“甘州非遗展示中心总面积576平方米,以九个主题单元系统呈现了甘州区37个非遗项目及国家级一项、省级九项、市级十项、区级十七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美术、饮食记忆、木偶戏、婚俗传统、舞蹈、中医正骨、传统音乐、传统武术的类别,每一项都凝结着先辈智慧与甘州历史。”甘州区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徐文妍说。
据了解,此次张掖东仓改造提升突出非遗保护的“活态传承”,打造集生产、展示、展演、体验、销售于一体的文化阵地。非遗项目视听体验、手工艺市集展示展销、传统技艺互动展演等常态化活动,让古老技艺“可看、可触、可体验”。同时,借助电商、直播等新渠道,非遗产品销路不断拓宽,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有效对接。
“我是甘州小调传承人、市级社火传承人,我有责任组织大家,教大家把甘州小调唱好、表演好。”甘州小调传承人吴玉兰说。
同时,还重点推出“非遗+研学”模式,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和文化爱好者开设非遗实践课程与非遗作坊深度体验,不仅可以近距离观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精湛技艺,还可亲手参与剪纸、刺绣、泥塑、扎染等传统项目的制作与学习,实现从“旁观者”到“体验者”再到“传播者”的转变。
“无论是展示中心里承载记忆的非遗项目,还是互动体验区可触摸的文化瑰宝,都让老手艺、老故事重新火起来。未来,我们将通过更多活态传承方式,让甘州非遗从我馆走向生活走向新时代,持续绽放光彩。”徐文妍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