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备用网址

图片
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甘州区综合治理大气污染为蓝天白云保驾护航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日期:2025-11-12

今年以来,甘州区以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根本出发点,采取多种措施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和重点污染源综合管控,切实改善全区空气及环境质量。截至目前,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3.4%,全力推进大气污染“冬防”工作,努力擦亮蓝天底色。

标本兼治城区散煤污染。着力解决冬季夜间空气污染问题,以城市建成区散煤取暖“清零”为主攻方向,抢抓夏季大气污染防治有利时机,制定印发《甘州区城市建成区及周边取暖散煤治理工作方案》,确定供暖改造搬迁1522户、使用洁净煤407户,7月以来区政府组5次组织召开大气污染防治推进会议,区政府领导多次实地督导调研,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广泛开展集中整治和改造搬迁宣传,至目前完成1210户清洁取暖改造搬迁;对今年无法搬迁改造的散煤取暖户,镇村或街道社区就近为居民商户配送清洁煤,保障群众清洁取暖,区政府对住户商户购置使用清洁煤每吨补助300元,至目前已配送无烟洁净型煤380吨,有效改善城市周边大气环境质量。

联动严控城市扬尘污染。进一步降低城市扬尘污染,围绕2个国家空气监测站点周边24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和39个住宅小区扬尘污染防治,建立责任到人包抓联机制,生态环境、住房建设、城市管理、公安交警、交通运输部门紧盯项目工地,加大早晚薄弱时段巡查,督促建筑工地落实“6个100%”和“四个一律”防尘措施,做到环保措施与项目开工同落实、同配套,重点增加扬尘天气工地周边道路洒水作业频次,现场督查整治建筑工地和裸露土地扬尘问题357个对渣土、商砼等车辆建档立卡,规划行驶路线,限制行驶速度,对易撒、飘落、覆盖不严、超限车辆进行严肃处理,有效降低了道路扬尘污染,渣土车治理及扬尘污染管控效果明显召开全区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污染防治会议,专门对大气污染“冬防”期间新型抑尘剂覆盖进行安排,督促停工前抑尘措施落实到位从源头消除工地扬尘污染。

疏堵结合网格化治理农村焚烧。切实转变农村焚烧秸秆习惯思维,通过“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站点回收、集中拉运”的工作方式,加快秸秆地膜离田进度,乡镇清理回收废旧5067制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案和借牧方案,组织群众提前推进秸秆分区打捆作业、异地借牧、青贮、黄贮、还田等资源化利用,目前,全区农作物秸秆已清理面积55.86万亩,秸秆清理率达到60.9%。强化农村禁烧管控,组织专人对全区农村“四烧”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移交乡镇整改处理,坚决杜绝随意点烧行为,综合运用甘州区大气污染智慧监控预警平台,通过智能分析快速锁定污染源,提升“人防+技防”群防群治联动效能,至目前共发现处置农村“四烧”问题3041起,同比去年减少383起。

严格监管重点涉气企业达标排放。推进低效锅炉淘汰整治,通过逐个入户核查督促整治,淘汰整治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14台、2蒸吨/小时及以下生物质锅炉7台。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落实“行业专班+区域监管”工作机制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制度,重点对化工、汽修、脱水蔬菜、种子加工等行业企业进行抽查检查,督促落实环评、排污许可和省市相关政策要求,确保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至目前,全区重点涉气企业达标排放率100%甘肃省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数据管理与信息公开系统平台自行监测数据公开上传率95%以上

联防联控规范煤炭储销用管理。强化散煤管控工作,印发《甘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煤质管控工作的通知》,健全煤质管控网格,区工信局、市场监管局、公安部门联合成立煤炭检查组,对煤炭交易市场煤炭二级配送网点和城中村开展“过筛子”式排查,督促严格落实煤炭购销、储运、检测、销售等环节经营管理制度,街道城郊乡镇始终强化煤质巡查管控,对辖区住户商户购置贮存煤炭情况和贩煤车辆进行联防联控,截至目前,甘州区完成煤质抽检89批次,合格率98.8%,确保民用煤炭供应高峰期煤炭交易市场体系规范运行。

综合整治移动源污染。严格落实机动车尾气排放闭环管理制度,生态环境、公安交警交通运输部门定期开展柴油货车路查路检,至目前抽检柴油货车43辆,联合检查5家机动车尾气排放检验机构2次,督促2348辆首检不合格车辆完成尾气排放维修并复检合格,移交公安交管部门依法处理黑烟车6辆。专项抽查检测2家用车大户45辆重型柴油车环保检验、添加尿素等情况,对尾气检测不合格4辆柴油货车督促完成整改。深入建筑工地、企业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完成采样检测37辆,对尾气不达标3辆机械督促维修治理,注销淘汰国二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82辆。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