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台县林草局日期:2025-07-28
盛夏时节,雨水丰沛,迎来草原生态修复的关键窗口期。高台县综合运用补播改良、撒施有机肥、围栏封育、有害生物防治“四位一体”修复模式,全力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当地广袤草原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态保卫战全面铺开。
“雨季水热条件优越,有机肥撒施后能有效改良土壤、提升肥力,为草原植被恢复创造有利条件。”高台县治沙推广站站长黄步青俯身抓起一把土壤,解释草原修复的“秘诀”。
在新坝镇暖泉村退化草原修复施肥区,4台无人机搭载无机肥腾空而起,与地面上作业的拖拉机形成高效联动的“空地协同”作业网络撒施化肥。“单机载肥60公斤,日均作业500亩,效率是传统方式的3倍。”操作手杜文祥表示,这些“空中卫士”与地面机械精准配合,为草原生态快速恢复赢得宝贵时间。
目光转向新坝镇东大村草原虫害防治区,5架植保无人机正匀速飞行,机腹下的雾化装置精准喷洒农药防治虫害。“单机单次携药70升,5台机子每天作业面积2400亩,所有作业单元均实现防虫全覆盖。”该项目负责人指着植保无人机介绍说。
站在新坝镇退化草原修复区的山坡上远眺,盐爪爪、红砂等野生植被在夕阳的映衬下生机勃勃,与远处的祁连雪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雨后草原焕发新生,展现出“天苍苍,野茫茫”的壮丽景色。
作为“三北”工程重点区域,高台县通过补播耐旱草种填补植被空缺、撒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建设围栏封育消除人畜干扰、喷洒农药防治有害生物等多举措开展草原生态修复治理。今年,高台县依托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草原植被恢复费项目,计划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48.5万亩,其中治理退化草原29万亩、防治鼠虫害15万亩、围栏封育4.5万亩。至目前,已完成建设任务11.8万亩。(供稿:高台县林草局 陈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