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备用网址

图片
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探索乡村“地名+”新模式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来源:日期:2025-10-29

今年以来,我市紧抓“乡村著名行动”契机,深入挖掘乡村地名文化资源,创新实施“地名+”多元融合模式,有效激发乡村经济活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为建设和美乡村注入新动能。

????(一)“地名+品名”,赋能产业增收。积极推广“乡村地名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充分挖掘“甘味”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及“乡字号”“土字号”品牌背后的地名文化价值,以地名赋能农产品品牌提升。高台县成功打响辣椒干、胭脂鸡等4个地理标志产品及祁连葡萄酒、大漠紫光黑番茄等13个“甘味”农产品的知名度;山丹县精心打造“高庙”特色品牌,“郷味高庙”商标注册成功,为本土特产贴上独特标签;甘州区依托乌江大米与金鳟鱼产业优势,着力塑造“鱼米之乡”的鲜明地域形象,叫响地方特色;临泽县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14个,培育“甘味”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品牌14个,品牌建设持续升级,带动产业效益节节攀升;肃南县为“裕固手抓”“九排松牦牛肉”等名优特产建立专属词条,有力提升了土特产品的市场辨识度与影响力,让“地名”成为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的通行证。

????(二)“地名+文化”,激活文旅融合。深入挖掘地名背后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故事,推动地名文化从“藏在深闺”走向“大众认同”。我市以“银龄助名 陇上可名”文化保护活动为载体,借助“银龄行动”的力量,加大乡村地名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起珍视、保护地名文化的浓厚氛围。高台县倾力打造“红色文化名城”,系统整理《东湾村的故事》等红色地名史料,发布首批红色地名名录,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临泽县依托博物馆、乡村记忆馆等文化阵地,精心建设蓼泉村抚彝博物馆、大寨村乡村记忆博物馆等一批“乡愁平台”,让村民与游客在触摸历史中感受地名承载的文化温度;肃南县整合石窝会议遗址、西路军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推动地名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让每一个地名都成为文旅融合的生动注脚。

????(三)“地名+互联网”,构建数字地名“一张图”。规范运用国家地名信息库与采集上图平台,系统录入乡村自然地理、居民点、道路街巷、文化旅游等地名信息2000余条,实现地名数据“一图统管”,让数字技术为地名管理赋能。整理乡村地名故事及相关习俗20则,推动地名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活力。积极推广二维码地名标志,高台县融入红色元素,设置乡村地名标志753个;肃南县新建县、乡、村三级标志118个;山丹县新增道路指示牌50块;民乐县更新村标村牌,新命名城市道路3条,一系列举措让地名公共服务更精准、更便捷,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四)“地名+乡村治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将地名文化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地名背后的“仁爱”“孝贤”“和谐”等传统美德故事,将这些流淌在地名中的精神养分精心提炼,有机融入村规民约的修订与践行中。比如,以“太和村”“屯粮村”“团结巷”“富民路”“福民路”路等地名由来为切入点,开展“最美家风”评选;结合新成立的社区“圆梦苑”“复兴苑”“富强苑”“幸福苑”,组织邻里互助活动,让抽象的道德规范通过具体的地名故事变得可知可感。将地名文化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不仅增强了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更以文化浸润的力量引导村民自觉守规矩、重德行,让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治理的“软实力”,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治理格局。

????(五)“地名+物流”,畅通乡村发展“微循环”。积极探索“地名+物流”“地名+电商”等协作模式,推动地名服务与寄递物流、农产品出村进城、智慧农业等深度融合,助力城乡资源高效流动。民乐县构建起“一心十站百所千家”的农村物流网络,实现172个行政村全覆盖,让地名与物流网点精准对接,保障物资流通顺畅;临泽县采集上传快递物流点28个,有效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肃南县大河乡建成乡村服务点并完成6个村级站点升级,统一安装标识与设备,有力促进了地名服务与邮政服务协同发展,让“小地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大作用”。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化“乡村著名行动”,让地名文化在更广泛领域、更深层次上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为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贡献持久而深沉的“地名力量”。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