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市甘州区日期:2025-09-11
近年来,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紧扣“以人为本、为侨服务”核心宗旨,创新探索“侨务+民族团结”特色工作路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侨务工作全链条,推动侨务工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乡镇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引导侨界群众与各族群众在共促发展、共话团结中凝聚奋进力量。
锚定思想引领“中心点”,树牢民族团结进步“风向标”。乡党委以强化思想共识为核心,推行党员“1+N”联系户制度,实现侨界群众联系服务全覆盖。通过定期走访、线上沟通等方式,精准掌握侨界群众急难愁盼,让侨界群众时刻感受到“组织在身边、关怀在眼前”。依托“马背宣讲队”“红色轻骑兵”“帐篷课堂”等特色载体,常态化开展“进牧场、入毡房”宣讲活动,宣传解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及惠民举措,结合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故事、身边典型事迹,将“大道理”转化为“家常话”,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侨界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指南。
找准文化融合“坐标点”,绘制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立足地域文化优势,打造“石榴籽广场”“民族团结融合园”“陇原红石榴·和美村寨”等交往交流交融阵地,配套设置民族团结英雄事迹展、红色精神谱系教育宣传栏,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用团结故事凝聚力量,为各族群众构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生活场景。依托“敖包节”“那达慕大会”等,策划举办“手拉手、心连心”民族团结联谊活动,邀请侨界群众参与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特色活动,在欢歌笑语中增进文化认同、情感联结。同时,组织侨界群众参与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在文化互动中营造“团结进步、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浓厚氛围。
抓准产业发展“发力点”,拓宽民族团结进步“致富路”。围绕“一核一圈三基地”产业规划,深挖草原牧业资源优势,建成异地育肥基地、千峰骆驼养殖基地等集约化养殖场,延伸驼绒、驼奶深加工产业链,通过“企业+合作社+侨户”模式,带动30余户侨界群众实现稳定增收。组建平山湖“红石榴”文旅融合产业链党委,整合侨界资金、技术与乡村旅游资源,推进漭赉赛马场、青少年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建设,依托“印象·平山湖”文旅展厅构建“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牧民(侨户)”景村共建模式,目前已吸纳40余名侨界群众从事景区服务、马匹管护等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打造“印象平山湖”“平有味”展示平台,盘活喀尔喀小镇闲置资源发展精品民宿20余家,鼓励侨界群众参与民宿经营、特色餐饮服务,让侨界群众深度融入乡村发展大局,共享产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