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局职业能力建设与农民工工作科日期:2025-09-18
我市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金钥匙”,通过构建体系、精准施训、多元评价三大举措,激活人才发展“一池春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立柱架梁,构建“立体化”育才新生态
针对培训资源分散问题,我市创新构建了以培黎职业学院为“龙头”引领、多所中职技工院校为“补充”支撑、众多民办机构和企业培训中心为“骨干”覆盖的“1+N+X”职业培训组织实施体系,形成了层次分明、资源共享的培训网络。强化“两目录一清单”(机构目录、工种目录、补贴清单)精准管理,将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13个职业及“照料老年人”“保姆”2个专项能力项目纳入补贴范围,按工种给予600-1200元/人的补贴,以“真金白银”引导和激励劳动者参与技能提升。
按需滴灌,打造“品牌化”培训新模式
坚持“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和品牌培育专项行动。灵活定制培训内容与时长,重点打造了“安馨康护”“枣乡妹”“高台巧娘”等一批叫得响、信得过的本土家政服务培训品牌。培训聚焦农村转移劳动者、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精准提供养老护理、健康照护等市场急需技能培训,有效提升了就业竞争力和服务品质。今年以来,已开展康养服务类培训1792人次,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畅通渠道,完善“多元化”评价新机制
为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我市着力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针对紧缺职业,扩大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征集范围,积极备案第三方机构。目前已备案养老服务类社会评价组织17家、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5家,构建了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为从业人员提供了便捷、规范的技能等级认定服务。至目前,已完成康养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143人,有效激发了人才活力,畅通了从“工”到“匠”的成长路径。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品牌建设,完善评价激励,努力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家政服务人才队伍,为“一老一小”幸福生活提供更加坚实的人力支撑。(李佳)